资中筠:谈谈爱国 - 1席第558位讲者屋顶秧田工装
资中筠,学者。
对我今天要说的这个主题,甚么叫作爱国,我觉得要好好体会这几个方面,如果没有这些个,那你爱1个甚么样的国家?
谈谈爱国
资中筠
大家好。我先抱歉,我知道1席1般都是站着讲的,可是1个人站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扶手,我不太可能,所以我就要求坐着讲,请大家体谅。刚才介绍片上头说我今年81岁,那是老的,我今年87岁了。
今天这个演讲,他们说讲甚么呢,我说选了几个题目。主办方说那末你就谈谈爱国吧,所以我就谈谈爱国。
其实厨师工作服最新款爱国这个事本来是不需要谈的,由于爱这个事本来是1种自发的感情,你爱家庭,爱父母,爱亲人,然后爱自己的国家。这个不是1个人家逼迫的事,也不是道德问题,实际上也不是政治问题,所以我觉得本来是不需要讲的。
但是你们也看到,我围绕着爱国这个课题,210多年来写了很多文章。
为何老要思考这个问题?其缘由就是现在我常常碰到1些以爱国为名的事,实际上是祸国殃民的。
我就觉得近代中国人,将近2百年来为了这个爱国纠结得不得了,而且有很多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这个牺牲不是说跟外国人打仗牺牲€€€€那是哪一个国家都有的,很正常的。中国人的这个爱国的牺牲是指在自己国内,很多人为了爱国坐牢、遭到迫害、牺牲,所以中国人的爱国是1个很特殊的情况。
而且1直到今天,常常有不同的意见的,忽然就被骂成汉奸了,汉奸这个名词就变成了国骂了€€€€凡是我不喜欢的人,我觉得他的意见跟我不1样,特别是在网络时期,1骂就能够1大片。这也是中国特点,而且是现在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讲1讲。
另外我觉得像我这样年龄的人,经历了这么多,比较有资历讲甚么叫作真实的爱国。
由于我是1930年生的,我生下来的第2年,1931年就是918事变。所以等到我开始懂事的时候,在幼儿园学唱歌的时候,最早听到的歌、我最熟习的歌,就是《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从小上海大型工作服洗涤公司学到中学,从南方到北方,我生在南方,后来到北方,大家都在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所以这个是我从1懂事开始就刻骨铭心的1个记忆。
1931年918事变期间的宣扬口号
等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是卢沟桥事变。我的小学校长是真的被日本人派间谍暗杀掉的。我们的学校那时候是在英租界€€€€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的权势是进不了租界的,所以他不能够堂而皇之地进来占据我们的学校,这不可能。
那时候有1个伪教育局,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办的,就叫我们的校长换教科书。由于教科书里头有许多爱国,抗战€€€€那时候还不1定抗日,就是反对帝国主义这样的1些内容。他就坚决谢绝。所以有1天他们就派两个间谍混进来,在漫步的时候把他给杀掉了。
我到抗克服利的时候才上高1、高2,我那时候15岁,1945年嘛,因此我没有机会去参加抗日。但是比我高几个班次的,比我年纪大1点的,我们的亲戚朋友里头很多都是停学抗日去了。
那个时候我们从小就知道,比如说念历史都知道班超的投笔从戎,投笔从戎那时候在学生里头是很普遍的€€€€不念书了,我去抗日了。
1个小故事:我家里头认识的,跟我们家来往很多,我父亲的1个好朋友,他们家的孩子很多,有1个我们管她叫聂家大姐姐,我上小学的时候她上高3。有1天,她的母亲就跑来找我母亲,哭着说,她的女儿逃掉了,给她留了1封信,说她要抗日去了。她说我不能接着在学校里头念书了,而且还拿走了她1个金戒指做盘缠。
这个我印象非常深。然后我母亲还安慰她说,由于你教育好,所以你的孩子很爱国,你不要再伤心了。就这模样的1种氛围吧,是很平常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大姐姐后来抗日就到延安去了。
那个时候有1部份人要抗日就到重庆去了,有1部份人就到延安去了。在他们心目中大概区分也不是太大,反正到大后方抗日去了。所以说我从小感遭到的和读书里头所知道就是这样的事情。
还有我的上1辈的人们,现在叫作甚么财富精英、知识精英,这些我的上1辈所知道的老师、家里认识的人,有的是留学回国的,有的已是企业家甚么的。那时候叫毁家纾难,比如像最着名的卢作孚,他把他的船全部贡献出来,供当时的政府大撤退。
1939年卢作孚在汉口发表演讲
当时我耳熏目染知道的都是这样的1些事情。所以甚么叫作爱国,那时候很明确,没有甚么纠结的。
后来我到了清华,清华工学院里头,我认识航空系的学生,有人就说他当时为何选择学航空呢,就是由于日本飞机炸。大家都知道重庆大轰炸,而我们是没有空军、没有飞机,所以他就下决心1定要学航空。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所以在我们这1代人里头,我觉得爱国这是不成问题的。也没有想过这是需要纠结的,还得要表明说我是爱国的、我可是怎样样的。
到了太平洋战争以后,40年代,国民政府号令10万青年10万军,那个时候大学生好多好多都去从军了。后来由于那些大学生有的懂外文的比较多,很多都在盟军里头做翻译官。这个翻译官在后来的政治运动里头变成了1个历史问题了。
当时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我也有资历来谈爱国的问题。
首先,爱国有1个问题是甚么是国家。国家这个理论非常复收费室工作服穿戴整齐怎么说杂,国家的历史的构成也是非常复杂的,学术界也有很多的争辩,所以我今天不可能从学术上来说甚么是国家。
比较经典的著作,比如说洛克的《政府论》,论政府是怎样起来的€€€€由于国家跟政府是分不开的,没有1个是没有政府的国家。还有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算是经典著作。
最近我看到的对国家有比较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是复旦大学的葛兆光先生,他有文章,也有书。还有许纪霖先生最近有1本书叫《家国天下》。
我觉得今天是不可能在这个方面展开,但是我自己有这么1个概念上的认识。
在现代国家之前,最早开始有1种族群观念,也就是放大了的家族,然后变成1个部落。部落之间有益益的冲突,大家团结起来,我保护我这个部落的利益,你保护你那个部落的利益,所以中国过去两个村落之间的械斗有很多。不光是中国,从前欧洲的贵族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也是家族的世仇。那时候还没有现代国家这个观念。
第1层的观念是说你爱国爱甚么。实际上那是故乡的观念,我是生于斯擅长斯,我的故乡,这个故乡放大了的就是我的故国。我不管走到甚么地方,总是怀念眷恋有这么1份感情,我总是想着我这个故乡山水,不管这个国家小或大还是怎样。这跟政治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第2层的观念是跟文化、历史、文明有关系了。中国人对所谓中国,1来就说我们5千年的文明或3千年的文明,说我们是1个文明古国。这个观念就比故乡乡土的观念要进1步。
假设是在英文里头,第1个乡土观念是country,第2个观念对应的是nation,就是成为1个民族了。但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又不是1个单纯的民族,所以就有这么1个共同体这样的观念。
当我们讲到爱国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最刻骨铭心的爱的是这个nation,就是我们有多么光辉灿烂的文明,我们有这样的古国。所以当时抗日战争的时候有1种危机感:要亡国灭种。
怎样会灭种呢?由于也不是像希特勒杀光犹太人那种灭种,日本还不是这样的1个政策。这里的灭种就是灭文化,也就是说中国人已不是中国了。
过去外族入侵汉族的时候,汉族没有这个危机感,由于把他给同化掉了,他们都汉化了。原来元代清代都进来,当时也打得很惨烈,但是最后我们感觉到这个民族文化并没有灭掉。
但是等到雅片战争以后所产生的危机,是外来的1个全部跟我们文明和文化完全不1样的,而且比我们要先进很多、强大很多,我抵挡不住了。
这样的1种情况之下就感觉到我们这么伟大的1个民族,怎样会败于这些个,也不能管它叫蛮横民族,过去都说外头的都算蛮横民族,但是他们也不蛮横,而且文明程度有的地方要高很多。所以这个是1个最大的危机。
我们讲到爱国常常想到的,我觉得应当是nation这样1个观念。所以在西南联大有1位历史教授,他说过这样1句话,我常常援用并且我1直记得很牢的,他就说,不读中国史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读西洋史不知道中国的落后。
这两句话我觉得非常精辟。你不能由于你觉得你很伟大,我的历史文明怎样怎样样就不承认你落后了。现在,正由于你落后了你需要急起直追。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 Carl Mydans摄于1941⑴949年间
第3层意思的国家常常是跟政权联系在1起的,所以这个在英文就叫state。过去是朝廷,皇族,这个朝廷代表这个国家,比如大清王朝、大明王朝,现在的历史剧常常讲这些。
当时的人想到所谓国家,其实那个时候没有真实的国家观念,只有朝廷的观念。所以那个时候的爱国实际上是忠君,就是忠于这个家族。宋代的人忠于赵家,明代的人忠于朱家。这个是1个忠君的观念,还不是1个真实的爱国的观念。
那个时候国家的界限都不清楚,你这个边疆在甚么地方,这个朝代它是这么1个边疆,那个朝代忽然跟这边的少数民族是1个甚么样的关系。这个是很不1样的。
所以那时候连国土的观念都不是很清楚的,但是朝廷的观念非常清楚,忠君的观念是很清楚的。所以过去在有现代国家之前,所谓的爱国实际上是忠君。
比如说辛弃疾是爱国词人,他心心念念都是在想他在南宋应当光复北宋,原来北方的国土被异族占据了,我们应当光复。所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把北方光复了还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岳飞的《满江红》大家都唱得很熟。他实际上是说“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他要把徽宗迎回来。徽宗不是被金人给倪氏海泰的工作服俘虏了吗,他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个皇帝迎回来,这个还使得他送了命,由于当时的高宗已不希望徽宗回来了。这是另外1回事。
所以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爱国的观念是没有现代国家的观念的,有现代国家的观念是从雅片战争以后开始的。由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是从中世纪以后渐渐发展起来,它们已有了成熟的国家的观念,有边界观念,有领土观念,主权、领土、国际法、外交。
这1套东西在雅片战争之前,中国的朝廷是不太清楚的,所以才惹出好多好多麻烦来。包括礼仪,他觉得这个礼仪比经济乃至于比领土都重要,你跪不跪这个事太重要了。人家不这么想。所以从这个观念转变过来就有了现代国家的观念。
这以后的爱国是怎样个爱法呢?就像李鸿章所说的,遇到了3千年未见之大变局。他说中国3千年改朝换代不知道多少次,也没有碰上过这样的事。
所以从这以后中国有了现代国家的观念,而这个现代国家必须是跟改革联系在1起的,跟自强联系在1起,因此就要吸收外来文化。这些都是过去中国人历来没有过的,只有“以夏变夷”,哪有“以夷变夏”这个说法。
当时1批比较先进的爱国者就已感觉到需要吸收外来的文化改造现在的中国。其实还不到晚清,明末的时候,比如说徐光启,徐光启就加入了天主教,他跟利玛窦在1起翻译了《几何原理》。他就已发现西方的科学、外国来的科学是比当时中国发达的,他已有这个观念了。那时候已是明末了。
《几何本来》明万用时期刊本
固然后来满清打进来了以后又1个轮回。到了晚清这个时候,很多士大夫、念过书的人都已开始觉醒了。固然觉醒的程度不1样,可是觉得非改不可了,这1点是1样的。
因而他们的认识就先从外国人为何会打败我们,由于船坚炮利、军火比我们强,所以赶快买军火开始。然后发现军火强主要是由于它经济能力强,工业化水平高。因而像张之洞、李鸿章他们这批人就要发展工业,造船、造兵器、造军工厂。
它经济为何发达,由于它制度先进。那个制度能够发挥各种人的积极性,工匠的地位也比较高。中国传统的教育只有文科,念经典的这些士大夫是有地位的,其他的都是没地位的。这个全部的观念就需要改变了。
1直到像郭嵩焘他们这批人出国去考察,回来以后发现人家文化文明都比我们高。所以他有1句话是说现在他们外国人看我们有点像3代。3代就是古代的人,他们看我们像看4夷1样,我们变成蛮夷了,他们变成中夏了。这个观念是完全颠覆掉了。
这是最早进的1批人出国以后发现的,回来以后就觉得非改不可。所以严复就大量地翻译外国的著作,就是为了开启民智。从那个时候以后,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各种各样就开始了。
凡是他办1件事情都想的是救国,但是要救国就必须改造,必须办这些个事情。到最后是变成革命救国了,就革命了。
金陵机器制造局 约翰€€汤姆逊摄于1872年
所以这样下来的话,晚清以后中国人怎样样才算爱国?这里头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忠君是否是还继续算作爱国?晚清的士大夫里头有不同的看法。
1种说变革就是为了保清,让清代能够发挥出来新的气力。它已衰朽了,给它注入新的气力,还是让清代保持下去。相当多的人还是采取这样的1种办法,所以也有帝派和后派之争。有人觉得光绪是可以支持改进的,慈禧是属于守旧的,等等。
再到后来就觉得这个王朝是要不得了,根本没希望了。但是它有无希望不在于别的人认为它有无希望,在于它自己肯不肯改革。所以在8国联军以后€€€€8国联军的事情我待会回来再略微讲1下。8国联军打进来以后朝廷都跑了。他们还用1个词,叫“太后西狩”,打猎去了,1下子从北京跑到西安。
慈禧痛定思痛,忽然感觉到还是得改。所以等到回到北京以后,她有1个举措,就是她了解到原来连那个俄罗斯都在弄立宪了,我们也得弄君主立宪。
然后她就派5大臣出国考察国外的宪政是怎样样的,考察回来以后人家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方案。结果她还是犹豫:第1,已太晚了。第2,最重要的,她还是放不掉原来皇亲国戚的既得利益,所以她最核心的东西改不了。
宪政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你放弃你的权利,你得接受1套制度的监督,她这个核心权利不能够放弃的话等于不能改革。固然那个时候好多好多改革派已等不及了,所以她最后1次改革失败是她自己没有决心真的改革。最后辛亥革命就来了,这些我就不用多讲了。
乘坐并肩舆的慈禧太后 拉里贝摄于1903年
但是这个里头就有1个爱国还是爱朝廷的问题。当时对保大清王朝的来讲,这是爱国,爱大清王朝。但是对弄革命的,像孙中山这1批人而言,我要爱这个中国的话,我非得把大清给灭了不可,我才能够建立1个现代化的中国,我才能够保住我们的nation,但是我得颠覆你这个state。这是1个很大的区分。
我刚才讲到了爱国的问题,里头就有1个义和团的问题。实际上清代真实的完全衰落是在义和团事件以后。义和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打教堂、杀洋、扶清灭洋。原来它是反清复明的,由于遭到了清代某些官员的抚慰,就把它给招抚了,它就变成了扶清灭洋。
固然洋人当时已是在不同等条约之下来中国的,他1定不会是很同等对待中国人,这1点是肯定的。因此他们心里有所不平,但是采取的办法是砸教堂,杀掉传教士。以致于后来发展到去攻打外国使馆,见着洋人就杀。
但是其实杀的最多的是中国人,比如说信教的教徒,卖洋货的商家,简直是滥杀了。这个闹得是非常利害。这类也不叫农民起义,由于当时山东南大学旱,大家非常急躁,在这类情况之下也不能种地了,好多游民就出来。
中国这类事很多。大家组织起来弄个1个甚么教,然后有1个自称为大哥的人说我是刀枪不入怎样怎样样。在这类情况下就看地方官怎样处置了。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皇家统治者向来见着民间的团体是弹压的,他是不允许民间有自己的团体的。但是他忽然发现他们是打洋人的,觉得借他们的气力杀杀洋人的威风也挺好的,所以就把“剿”变成了“抚”。这样1来朝廷都支持它,它这个权势就愈来愈大,以致于滥杀。
在这类情况之下固然外国就抗议,并且要派兵来了。说你连我的使馆、外交官、教堂都保不了,那我自己派兵来保护。他们就以这个为借口。
这类情况之下固然很危急了,朝廷就分两派。1派主张赶快弹压义和团,不能够让他们胡来;并且跟洋人讲和,说我现在可以保护你的使馆,然后我们怎样怎样样。1派就主张说是民气可用,干脆用他们跟洋人斗就好了,支持它。
结果主战派成功了。而死谏的那几个大臣就牺牲了,有5个大臣被杀,由于他1天上好几道奏折说绝对不可以干这类事情,说自古以来,连年龄时期都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绝对不能够围攻外国使馆,义和团必须弹压。
这里头就有1个问题:谁爱国?谁卖国?谁祸国?那些个主张不要杀洋人的人,他们是爱国还是汉奸呢?那个时候另外1派人说他们是汉奸。
还是说义和团和支持义和团的人是爱国呢?由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常常还是把义和团作为1种爱国运动来宣扬,而且只是说他们用的方法不对。这个就是1个很大的问题。
当时慈禧竟然向101国宣战,跟他们说我保不了你们,你们赶快撤。然后完全放纵义和团进北京,从山东跑到北京来乱杀1气。
在这类情况下,另外1种人,李鸿章、刘坤1,还有好几个,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这些总督们在1起说抗命。他们得出了1个结论:乱命不从。从前诏书下来以后你怎样能够不从呢,那是要杀头的。
结果他们联合起来,弄了1个“东南互保”,跟当地的洋人,那些个领馆的代表或是外国人谈判说,在我们所在的辖区,我保证你的安全,但是你也保证你不派兵进来,你不能够来祸患我这块地方。
所谓东南是长江以南,乃至因而淮河以南1直到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密,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结果他们这1“东南互保”保住了。所以那个被蹂躏的,先是义和团大开杀戒、后来8国联军进来的也是在北方,没有祸患到这1大片土地。
李鸿章 约翰€€汤姆逊摄于1872年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做法,你算它是爱国呢还是算甚么?我觉得应当算是很大的爱国举措。而且当时晚清的这些个大臣,竟然还能跳出愚忠这样1个范畴,想出这么1个好主张来,我觉得是立了很大的功。结果中国这么大片的土地没有遭到影响,这个是所谓爱国。
但是在不同的角度来看的话,可以说他们是卖国。竟然中央的命令可以不听,而且还自己跟洋人去谈判。上面已是宣战了,你这儿还去讲和,这个不是很不对吗?
所以对甚么是爱国,甚么是祸国,不论是动身点还是从结果来看,如果从1个历史回顾的比较远距离来看的话,我觉得应当看得很清楚。
可是现在实际上还有人看不清楚。还是觉得你只要对洋人硬、你只要主张杀他们就是爱国,你不主张杀他们、你主张跟他讲和就是卖国。那就没办法了。
后来牺牲的那个5大臣,半年以后朝廷就给他们平反,说是官复原职。其实他们都死了,就给他们封号重新安葬。这个影响其实不单单是在朝廷,在老百姓里头1直把他们看成是2毛子,那个时候2毛子就跟汉奸差不多,或叫汉奸,是替外国人办事的、为外国人说话的,1直到重新安葬的时候才说原来他们不是2毛子。
这说明在老百姓里头就有这么1种情绪,觉得打洋人好得很。这类情绪实际上1直并没有完全消灭,每到1定的时候忽然就会出来的。
还有1个就是说顺丰工作服品牌,你爱国还是爱民的问题。国家是干甚么用的?是保护人民的,是保障人民用自己的气力能够求得生存和幸福的。如果以国家的名义剥夺人民的幸福或是害民,那这个就不能够叫爱国。
国是以民为本的。原来从孟子就说得很清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现代的国家变成了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国家,那就更加应当是以民为本的。
这个民不是1个抽象的人民。我们常经常使用抽象的人民来代替1个1个真实的人,说我这是为了人民,但是剥夺所有的活生生1个1个人的生存权,这个也是不对的。所以爱国首先是爱民。
另外,我刚才讲了,爱国跟自强、跟变革、跟启蒙、跟社会进步有关系。我随意举1个例子,大概2001年我们跟美国有1次撞机事件,那个时候也是群情激昂,我正好在西安有1个讲座,在这个之前固然参观了秦始皇的兵马俑。
当时在西安,很多人的这类情绪非常利害。说我们西安当年秦代在这儿这么伟大,这么强大的秦代,你看这个兵马俑,光是这个墓就这么了不起,我们今天怎样这么受气呀。
我说你要是活在秦代的话,你想做哪1部份人?
假设说做秦代1般的老百姓,当时秦代是“偶语者弃市”,它非常怕你造反,两个人在街上说悄悄话就能够把你给杀头的。还有行人侧目。甚么叫作侧目?就是在路上相互看看,不敢说话的。这个当时是很利害的。
或你愿意做那个被坑的儒,读书人,还是你愿意做1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最后被腰斩。你愿意做秦始皇?秦始皇自己连死了都不敢发丧,后来尸首都臭了。
你觉得在那个时候非常幸福,那是你想象中的。还有当时的兵马俑,兵马俑里头另外还有1个坑是没有挖的,为何,里头全是白骨。做兵马俑的这些非常了不起的工匠,做完了以后都被活埋了,怕他们出去泄密。
所以你愿意生在秦代,你是想象你伟大得不得了。但是你生在秦代你要做哪1部份人?我现在不是说从历史的角度讲秦代到底在历史上有无建树或是怎样样,由于秦代是特别短的,也是挨骂最多的。特别长朝代的就有很多人为它歌颂了,这个不去说它。
但是常常中国人很容易想象我们过去多伟大,你先得想想你要做哪1部份人。
所以1个伟大的国家,1个真正现代的国家,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使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都能够得到幸福的这样1个国家。我们寻求的是建立1个有同等的权利寻求自己幸福的国家,而不是只是想象中我开疆拓土伟大得不得了。
我们现在电视里头常常出现1个非常伟大的皇帝,1会儿是汉武帝,要末就是雍正,要末就是康熙,伟大得不得了。这个皇帝伟大得不得了,你得想一想那个时候的老百姓,究竟是哪1些阶层的老百姓觉得活得最舒服。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这个核心价值观,有24个字是吧,还是说得挺全的。我不知道是甚么人起草的,但是它该有的都有了:民主、自由、同等、公正、法治、文明,还有1些。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1个国家,你光有1个爱国,然后你要叫它富强。富强的富是甚么,是政府财政富呢,还是老百姓富?再说强,军事很强,其他的你强不强?比如说你的文化强不强?你的教育水平强不强?你的创新能力强不强?
所以我觉得设计这个核心价值观里头,它不光有爱国和富强,它包括了民主、自由、同等、公正、法治,还有文明。如果没有这些,你要是愈来愈蛮横,用蛮横的办法治国那就是不行的。
我们爱1个甚么样的国家?爱1个民主、自由、同等、公正、法治、文明的国家。我觉得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得非常好,把这些都包括进去了。
对我今天要说的这个主题,甚么叫作爱国,我觉得要好好体会这几个方面,如果没有这些个,那你爱1个甚么样的国家?
比如说希特勒纳粹的时候,国家曾有1度非常非常强,能够闪电战打败那末多国家,哗1下,乃至于回过头来打苏联都1直能够打到莫斯科,多强啊。而且它开头的时候经济能力也是很强的,不然的话它支持不了。但是它没有民主、法治、自由、同等、公正,它就长不了。
日本军国主义当时也是以爱国来号令所有的民众,而且那些民众当时也真的自以为在爱国。乃至于你看那个神风队,连20岁都不到的年轻人开着飞机明明知道要去死就去撞了。这也是爱国。
可是实际上对日本说起来,先不说对中国,对日本说起来它绝对是祸国€€€€结果招来了两颗原子弹。这类爱国看得很清楚嘛。但是在当时那个时候,30年代、40年代的日本人,绝大多数可能就以为他这个就是爱国。所以我们对爱国这个事是要弄得很清楚。
另外我们有1句话叫作儿不嫌娘丑,就是说你非爱这个国不可,不管她多丑你都得爱她,由于她是你娘。这个我想一想是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你觉得那个娘丑定了,凭甚么你觉得她丑?我们这个大好河山多美丽呀,干嘛说她是丑的呀?这个就不对。既然我们爱这个土地,我们就得爱惜它,不让它变污染,不让这些水都变成臭水,想办法爱惜这个土地。
另外,假设这个娘丑的话,意思指的是比如说很落后,有很多不文明,那你就应当想办法改造她,让她变得文明。这个娘要生病了,你得想办法给她治病。你不能够说你就丑到底了我也得爱你。这个不对。
你要觉得她哪些地方不美,你就想办法把她改美。这是可以改的,这个不是天生的,跟人不1样,人现在还能整容呢,你就得想办法改造她。而且说这个话就有点没底气,就是觉得自己还是丑的,只是让你别厌弃就是了。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
所以爱国是跟改造在1起的。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或是晚清,有1大批留学生出去以后都回来,就是想着你看,人家比我们美,我就得想办法来改造我们自己的国家。都是所谓“偷天火”,到外头去偷回来。
但是在这个进程里头,由于这个比喻本身也不是太恰当,它要改造的时候就有1大堆既得利益者或是守旧派,要反对这类改造,所以这个改造很艰苦,有人要坐牢的。
改到制度的时候,改到震动核心的利益的时候,这个利益是祸国殃民的利益,那些爱国志士们就要牺牲了。从晚清这1百多年来,有很多人为了爱国,为了要把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而做出了牺牲。
现在有人1天到晚骂中国知识份子,说他们软骨头,说中国知识份子怎样现在都好像不发声。我想到我看到过的1篇文章说,不要再骂中国知识份子了,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知识份子为了爱国而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的?
这个话也不是我第1个说,我看到这个也遭到很大的启发。哪1次国家危难的时候,真正起来呼吁的、为人民鼓与呼的、为民间疾苦说话的,都是知识份子。
所谓知识份子这个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比较不肯定的,其实不是说所有念过书的都算在内,有的是在体制内的,有的是在体制外的,像我刚才说晚清的这些士大夫们都是做官的。
像我说的那5大臣,他们有1个传统,叫文死谏,文官死于给皇帝提意见,明明知道极可能要杀头的,他也非得说,由于国家安危在这儿。
但是那个时候国家安危系于1个人,1个决策者的1念之间,所以他必须得说动他,他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来,所以他必须冒死也得跟最高决策者辩论。这个是当时爱国志士的1种表现,是吧。
所以说,我觉得那篇文章就说得挺对。不过我不知道他怎样算出来的,他说从比例上来说,知识精英为爱国而牺牲的比例高于在战场上的兵士牺牲的比例。他是指从雅片战争1直到现在。固然由于知识份子底数本来就很小,你1共就1千个人,牺牲1百个人就10分之1了,战场上的军队有好几百万人呢。所以他这个比例多是这么算的。
不管怎样样,我觉得他说的这个还是挺对的。就是说真正每个时期站在最前沿的,为这个国家情愿牺牲,或是要为民间疾苦鼓与呼的,还是1批知识精英。
而且本来应当是这样的。由于他既然在1个教育其实不太发达的国家,他比他人多读了1些书,他多懂了1些道理,多了1些思考,他自然就应当有这样的担当。
甚么叫作担当呢?就是对自己切身利益之外的事情的关心。孟子说1般老百姓无恒产就没有恒心,你必须让他有财产。他觉得老百姓应当有土地,然后他就有恒心,他就好好的。
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个士就是有担当的读书人。他自己也没财产,但是他还要为这个国家操心。他要操心的不是他自己的安危问题,不是他自己的温饱问题,而是全部超出他自己利益的。
那末中国有无这样1批爱国志士?我觉得完全有。1百ktv保安工作服图片年来就是这样来的,有好多人超出他自己。刚才我说的那位聂家大姐姐,他们家很有钱,房子很大,但是她就跑了,把这1些都抛掉了,她去抗战去了。
那个10万青年10万军,从军的大多数是富家子弟,或最少是家里比较富裕的,由于那时候上大学的就不多嘛。初期的共产党很多家庭出身也是地主或是资本家,他就抛弃了家庭跑去革命去了。由于他佩服这个道理,认为这是能够救国的。
所以作为士,作为知识份子的爱国,他是要抛弃自己的切身的利益的想法,然后为更大的1个范围的人群的利益来着想。我觉得凡有事情的时候应当都是这样的。
固然有的时候人数多,有的时候人数少,有的时候有1个趋势就愈来愈不发言了,也有这类情况。所以我觉得说知识份子最爱国,这话没错,我是比较认同的。
我自己所切身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你比如说在民国早期的时候,日本留学生最多。出去留学的人,1部份人比如说庚款到美国去留学,相当多的人是去日本留学,由于最便宜、最近、最容易去。
可是等到抗日战争的时候,绝大部份的日本留学生都是抗日的。固然其中也有做汉奸的,而且日本人重点就是要去找那些日本留学生来为他们服务。
比如最着名的1个,像周佛海,他原来是共产党的发起人之1。后来到了汪伪政府里头去,最后被国民政府抓起来,在监狱里头死掉了。他就是1个日本留学生。但是绝大部份的日本留学生在跟日本打仗的时候绝对不会站在日本这1边的,这个是很清楚的。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合影
现在说我的时间已到了,但是我还想借几分钟说1下全球化的问题。
由于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国家的观念也有1些变化,其中有1个变化是很多利害不是在1国以内了。不1定说你占便宜了人家就吃亏,或你吃亏了人家就1定占便宜,互利的东西特别多。这个就不用讲国际贸易了,比如像环保或是缉毒。
比如说公益慈善这个问题。我们常常有1个观念,比如说外国基金会到中国来做1些公益事业,说它是来和平演化的。甚么叫作和平演化?意思是说你要是拿了它的钱,你就相信西方价值观了还是怎样样呢?或是你就会怎样样了呢?我就怎样也想不出来。
我说我们是必须要演化的,这个演化固然是和平好,而不应当是暴力演化好。1个国家要前进你总要演化。外国的基金会来做了1些事情,除非它是来买情报的,那是另外1回事,那不是基金会的事,是外国情报机关的事,那是两个概念。所以我觉得这类莫名其妙的概念,常常在很多人的头脑里头是弄不清楚的。
但是现在还有1个很大的问题倒是真的问题,就是现在不管你口号喊很多响,但是很多人都可以用脚投票。
现在移民非常之多。过去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基本上是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为己任的,他绝对不会想到把他的资产大批移到国外去。但是现在是可以的,现在财富是可以移的,他觉得在这儿不够安全了他就到外头去了。
知识精英过去绝大部份都是回来,要改造我们自己的国家。现在看看,改造太难了,我就走了。而且我的专业在国外有更加好的发展,比如说杨振宁,他要是留在中国,他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这是肯定的。
所以在这类情况下,大批的财富和精英都可以自由流到外国去。这个完全无可非议,我不是说用道德来讲你这个就不爱国,但是其结果就是使得改造中国的气力会比之前少很多了。过去那些精英都留在中国,哪怕牺牲掉脑袋他也要改造中国。现在已缺少这个可能,已有了另外的前途了。
在这类情况下,我觉得这也是中国所遇到的1个爱国危机,这个才是真实的爱国危机。
由于这是1个无可厚非的事情,而且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家完全有权利可以做的。你也能够流来,他也能够流去。但人家不流来,或流来的是另外1种情况。
我们的精英和最有本事的人、最有志趣的人都流出去,这样的话就是1个很大的损失。你输出国是损失,输入国就是收获,这类国际竞争是无形的。我觉得这是现在在全球化的情况下1个让人可以沉思的问题。
比如说,我在美国我就觉得美国人对改造自己的国家特别地积极。每个人,不是每个人吧,我碰到的大概也是受过1些教育或是自己事业上有所成功的人,都是觉得美国这个地方不对那个地方不对,应当改造。
为何呢?我觉得由于他们没处跑,最后他只能在美国待着。别的国家的人都往他那儿去,他要跑也跑不到别的地方去,别的地方也没他那更好1点吧,所以他就要以最大的气力改造自己的国家。
你看美国所有的报纸,各种各样的媒体每天在那儿讲美国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对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批评,整天地暴露它这个社会里头的1些不好的事情。
我记得有1个美国教授是非常非常反对川普的,川普上台之前,他说我绝对不能让他当我的总统,他要是当了总统的话我就要移民了。结果他到现在也没移民。
他还是好好地在那儿待着 。他如果要是在那儿待着,1表示不满把他弹压下去了,可能他就要跑了。他既然能够每天骂他,他还可以在那儿待下去。
所以我提出这些问题来,我也没有结论。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个爱国的问题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好,我今天先讲到这儿了。
【推荐浏览】
€€
€€
€€
€€
热门演讲,请点击浏览原文
长按,辨认2维码,下载1席app
iOS Android用户都可
- 2023-05-16 10:42:02就生活方式品牌URBANFOREST推出仙
- 2023-05-15 10:24:41就Prada股价连连上涨引发收购传
- 2023-05-15 10:24:01就时尚要趁早Saslax莎斯莱思女装
- 2023-05-15 10:22:01就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将大幅裁员
- 2023-05-14 10:06:06就宜家创始人40年前就安排好了
- 2023-05-14 10:03:22就新零售催生红利2017年网上零
- 2023-05-13 09:50:02就第二届寻找中国最好闺蜜又要
- 2023-05-13 09:48:11就三宅一生在日本町屋内开了家
- 2023-05-13 09:47:33就睿智与干练凝聚的美丽的是个
- 2023-05-12 09:31:19就斯沃琪斥亚马逊打假力度比阿